人均年收入從87元到14.2萬元 40余年增長1632倍的背后是花園村對共同富裕的孜孜追求
人均年收入從87元到14.2萬元
40余年增長1632倍的背后是花園村對共同富裕的孜孜追求
花園村有條萬興路,取名“萬興”寓意萬業興旺,萬興路事實上也如名字所寓意的那樣,道路兩側商鋪林立,門類眾多,行人如織,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金花肉餅”店就開在萬興路6號。每天凌晨4時30分,店主施金花都會準時起床,張羅起開門迎客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施金花雖不是花園人,但她已在花園扎根17年,是花園村發展的見證者和親歷者,連她做的肉餅都已成為無數花園人口中的“鄉愁”。正因如此,她的肉餅店生意異常火爆,幾乎每天要賣出1000多個。憑借一個個肉餅,施金花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敞,越走越光明。在花園村,像施金花一樣靠勤勞致富的村民不勝枚舉,下面這一組數據就能體現:1978年,花園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87元。2020年,這個數字已增長1632倍,攀升至14.2萬元。近日,記者走進花園村,采訪了三位在花園村干事創業的典型人物,聽他們分享在花園村的“致富密碼”。
“抓住發展紅利,與花園共進步”
2010年是方明亮永生難忘的年份。這一年,花園紅木家具城一期建成營業,方明亮是第一批入駐的商家。彼時的方明亮才20多歲,在江西經營木線條生意,多年的打拼令他小有成就,木線條廠年銷售額達到500多萬元,他也在江西買了房子和車子。得知方明亮要入駐花園紅木家具城,他的這一決定遭到了家人反對,他們不解,已是“人生贏家”,為何還要“折騰”。
在方明亮看來,花園紅木家具城將零散在全村及周邊的紅木個體經營戶吸納進一個大市場,形成了集聚效應,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可觀,而木線條行業發展已遇到瓶頸,公司發展急需新的契機。很快,方明亮眼中的花園紅木家具城的紅木市場集聚效應就顯現了出來,沒過多久,方明亮便走出了“隔行如隔山”的困境。“市場最興旺的時候,每天聽到最多的是膠帶打包紅木家具的聲音,紅木家具產品供不應求,消費者拎著現金來訂貨,付完錢還要排隊等貨。”方明亮回憶道。
在高速發展的進程中,紅木市場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產品同質化競爭、低價競爭等問題。對此,花園村積極引導紅木企業轉型,在設計、品牌、舒適上下功夫。“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轉型是市場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在這點上,花園村是想在前面、走在前面的。”方明亮是最先響應轉型升級的商家之一。2019年,他推出“東方匠舍”品牌,并與深圳兩家設計公司合作,主打原創設計的新中式家具。方明亮還敏銳地觀察到,紅木家具行業正朝著輕奢、簡約方向發展。對此,方明亮及時布局,啟動第二輪產業轉型,投資4500多萬元建設豪華新中式紅木體驗館。
一次次地抓住花園村發展機遇,再加上用心經營,方明亮的企業脫穎而出,不斷壯大,目前年銷售額已突破千萬,較木線條廠500萬年銷售額翻了幾番。正是在花園村的積極引導以及“方明亮”們的艱苦奮斗下,紅木家具行業已成為花園村的“經濟命脈”。如今,花園紅木家具城是全球最大的紅木家具專業市場,花園村擁有最完備的紅木家具全產業鏈,且全村67%以上的個體戶和紅木產業息息相關。花園紅木家具城從一期擴張到了六期,入駐商家從最早的150家發展到現在的2300多家。此外,市場2020年銷售額達178億元,高峰時期這個數值能達200多億元。
“物質、精神‘雙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花園人要在物質上更富裕,精神上更富有。”很久以前,花園聯合黨委書記、花園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邵欽祥就對共同富裕定下了總目標。2012年,花園藝術團成立,來自河北石家莊的劉武被聘為總導演。當時,花園村的“富”已小有名氣,全村人均年收入達12萬元。“雖然村民的腰包鼓了,但是精神世界仍相對匱乏。”劉武說。
對于這樣一片藝術創作的“處女地”,劉武直言“到處是創作素材”。思索良久,劉武決定將第一個作品定位為音舞詩畫,取名《永不停息的花園夢》,講述全體花園人艱苦創業的歷程。作品中有一個場景令人動容:除夕夜,在外打拼的游子紛紛返鄉與家人團聚,而邵欽祥卻要外出推銷產品。母親燒好的飯菜涼了又熱,熱了又涼,遲遲等不到兒子回家團圓。當天的“村晚”座無虛席,小劇院擠滿了上千人,這一幕場景引起了異常強烈的反響,村民們熱淚盈眶,紛紛表示“演到了心坎上,這就是我們花園人、花園村奮斗的最生動寫照”。
近年來,為提升村民藝術素養,花園村做了許多超前的探索。除了成立花園藝術團,花園村堅持每年辦“村晚”,每兩年舉行村運動會,還會舉辦各類節慶活動。在花園村的這些年,劉武每年都要制作、把關百余場表演。在各類演出中,村民的身影頻頻出現。這源于花園藝術團“以演代訓”的創新做法,即邀請村民與團員同臺演出,此舉旨在豐富村民業余生活,提升村民表演素養。如為即將到來的第二十一屆全國“村長”論壇準備的“百年輝煌 村滿花園”主題晚會,花園藝術團就邀請了100名村民參與,向來自五湖四海的全體嘉賓展現花園村村民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如今,花園藝術團已是“浙江省優秀劇團”,全省1000家左右的民營劇團僅有4家獲此殊榮。在此基礎上,花園藝術團不斷加大“文化輸出”力度,通過文化走親,既彌補了全省部分地市演繹力量的不足,又向外推介了“花園經驗”,宣傳了“花園故事”。精神的力量雖存在于無形,卻潛移默化影響著人的身心。得益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營造,花園村做到40年矛盾不上交、糾紛不出村、村民零上訪,全村處處透露著和諧。“花園城市、世界名村”。這是花園村新的發展定位,也是劉武創作的源泉。在劉武看來,“花園故事”永遠講不完,“只要時代在發展,花園就在發展,藝術創作就永無止境。”
“花園不養懶漢,勤勞就能致富”
前幾天,第二十一屆全國“村長”論壇和第六屆中國·花園紅木文化節在花園村舉行。這幾天,在花園紅木家具市場做物流服務的“眾鑫快運”負責人徐敬和他的團隊做足準備,以迎接兩場“硬仗”即將帶來的物流“井噴”。
“在往年,諸如此類大型活動都會帶來紅木家具消費的高潮,同時也是物流公司最忙碌的時候。”徐敬說,裝貨工人要從早上忙到凌晨兩三點,光15米的大車每天就要發出40多輛。2010年來到花園村,徐敬單槍匹馬從打包工做起,而后帶著團隊逐步做成花園村內規模最大、路線最全的個體私營物流企業,全年產值在700萬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物流公司“點對點”配送,“眾鑫快運”配送范圍涵蓋全國,且江浙滬皖能送貨上樓。
“眾鑫快運”迅猛發展的源動力來自于花園紅木家具城的不斷壯大,“入駐商家多了,訂單量自然‘水漲船高’。”徐敬告訴記者,花園村不欺生,來者都是客,機會都均等,這讓“新花園人”待得舒心、安心。目前,“眾鑫快運”共有七八十名員工,人員大多為創業初期的“老班底”,這在離職率偏高的物流行業中實屬難得。為了留住“新花園人”,花園村也是蠻拼的,不僅幫忙解決子女就學問題,還提供免費公交等一系列福利,大大提高外來人員的幸福感和歸屬感。這些年,徐敬也一直在摸索企業管理新模式,他建立了合伙人機制,上進的員工能進入管理層,列為合伙人,享受年底分紅。既能享受花園村的暖心福利,又能領到企業的發展紅利,員工們的工作熱情被點燃。目前,已有近10名員工在花園村買了房,準備在花園安家……
“花園不養懶漢,勤奮就能致富。”在員工們蛻變和成長的影子中,徐敬看到了從前奮斗的自己。“從十年前的一無所有到現在事業小有成就,主要是沾了花園村因地制宜發展紅木家具產業的光。”“眾鑫快運”位于花園紅木家具城D區,徐敬剛來那會周邊還是一片空地。現在,附近造起了酒店、醫院、商業中心,發展速度可見一斑。“花園村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止,背靠大山,我有信心、有責任帶著企業走向更廣闊的舞臺。”